■昔日的荒灘上長起排排綠樹,秦立華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了。
本報記者 郄磊 攝
長安區南村鎮侯帳村東北的滹沱河北岸,曾經,那裡黃沙漫漫,寸草不生;現在,已然是楊樹成林綠意盎然,紅色的桑葚讓人垂涎欲滴。短短5年,不毛之地緣何變成了“城市綠洲”?答案是:秦立華。從2009年到現在,他自掏腰包700多萬元,平沙坑、置換土,打水井、鋪“滴灌”,種楊樹、栽桑樹,終於讓千畝黃沙重披新綠。
□本報記者 崔虹
曾經的沙灘地變成荒漠,讓他心疼
“我有這個想法,其實挺偶然的。”昨天,談及改造荒灘的初衷,44歲的秦立華打開了話匣子。
在滹沱河北岸,侯帳村村民都有自己的土地。由於是沙土地,土壤貧瘠,村民們以種植紅薯和花生為主。“它們比較耐旱,一年一季。”秦立華說,種好後,村民便不再進行管理,而是任其自由生長。“如果老天爺給力,下雨多,就能多收點兒,下雨少,就收得少,反正也不指望著它們吃飯。”秦立華說,1996年的那場洪水,讓村民放棄了種植的希望,“大家都不願意費那個勁兒了。”後來,有人開始非法採沙,荒灘變得千瘡百孔,幾乎寸草不生。
2008年,秦立華到村北側的一家企業考察,路過村裡曾經的沙灘地時,眼前的景象讓他無比心疼:“看上去就是一片荒漠,大沙坑一個連一個,每個都二三十米深,面積得有二十多畝。”當時,秦立華就想,一定要把這裡恢覆成小時候自己印象中的那樣:有清水玩耍,有樹木乘涼,有鮮花觀賞。
丟下生意要治沙,母親說他“瘋了”
回到家,秦立華就把想法告訴了家人。不出他所料,全是反對之聲。
當時的情景,秦立華至今仍覺得歷歷在目。“老母親首先第一個反對。”秦立華說,母親說他“瘋了”,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,偏要去弄什麼大沙灘,以為那是鬧著玩的啊?母親的話音剛落,愛人就接上了茬。“她說我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兒乾。”秦立華笑著說,面對家人的反對,他沒有辯解。“我知道她們是為我好。”秦立華說,可是,自己認準的事情,又豈是那麼容易更改的?
其實,不光是家人,為了這件事,朋友也沒少勸他。然而,無論大家多麼苦口婆心,秦立華仍然不為所動。
“你為什麼就那麼執著呢?”秦立華說,自己當時有兩個想法,一是讓周圍的環境更好,二是圓自己的夢。秦立華告訴記者,他的夢就是讓荒灘重新“披綠”。
於是,秦立華不顧家人和朋友的極力反對,毅然決然地投身到改造荒灘的浩大工程中去。
一個月扔進去30萬元沒看出啥效果
做好資金、人力、物力等準備工作後,2009年10月,秦立華朝著理想邁出了第一步。
“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非法採沙遺留的大沙坑填平。”秦立華說,當時,四個推土機、三個鏟車一起工作,“坑太大了,那麼多車乾一天,根本看不出什麼效果,就好像人家偷懶似的。”秦立華笑著說,其實他自己心裡明白,這些機器每天至少工作8個小時以上,工人也非常辛苦。
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。秦立華笑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七輛車每天需要兩噸柴油,大概12000多元,一個月就是30多萬元,而且成效非常不明顯。望著錢像流水一樣從自己腰包里流走,秦立華感覺這就是個“無底洞”,他有些坐不住了,甚至打起了退堂鼓,“當時就想要不算了吧墒牽約旱睦硐牖姑皇迪鄭彞Σ桓市牡摹!鼻亓⒒擔運齠ǎ庀罟こ癱匭爰絛凹詞褂滄磐菲ひ駁蒙稀!�
四個月又過去了,秦立華的付出終於有了些許回報:平整了近200畝荒灘,打了三眼井。可是,在這100多天里,秦立華每天早上5時許離開家門,或者到荒灘查看工程進度,或者向專家請教今後的發展方向,直到晚上10時左右才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。
五年過去,千畝荒灘已綠油油一片
行駛進秦立華的“地盤”,他把車停在一處地勢較高的坡地上。下車後,腳下是軟綿綿的沙土,周圍則是綠油油的一片。五年來秦立華已將1000餘畝荒灘變成了“綠洲”。
“那些楊樹是2010年種的。”順著秦立華手指的方向望去,記者看到,楊樹枝條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,仿佛在向我們招手。
走近後發現,這些楊樹直徑將近10釐米,已經有杯口粗細。“這是區農工委免費提供的樹苗。”秦立華說,一共280多畝,雖然是沙土地,但由於管理精細,楊樹的成活率達到了95%以上。
與楊樹林一路之隔的是核桃樹苗。“這是今年春天剛剛種上的,冬天種的那批樹苗稍微大些。”秦立華說,500畝樹苗中間套種的全是紅薯。
楊樹林的西側窪地里是30多畝蘋果樹,工人們正在樹趟中間種植紅薯。“蘋果樹已經長三年了,是新品種,具體怎麼樣結了果才能知道。”秦立華說。
蘋果樹的南側是長勢很好的20畝桑樹和200畝櫻桃樹。桑樹果實纍纍,紅色的桑椹已經成熟,綠色的正在“茁壯成長”。
打了17眼井
保證沙地灌溉
記者註意到,無論核桃樹苗、紅薯,抑或是桑樹、櫻桃樹、蘋果樹,地里都鋪著細細的黑色膠管,一股股銀針般的細水流在作物根部慢慢滋潤著。“這是滴灌。”秦立華說,近千畝地幾乎都用上了滴灌。
讓人疑惑不解的是,滴灌所用的水從哪裡來呢?秦立華介紹,為了讓樹木和農作物更好地生長,他打了17眼井。
雖然灌溉的問題解決了,可是,沙土上種植農作物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。秦立華又採取了什麼措施呢?那就是“置換”。“我們先挖一個一米見方的沙坑,然後把黃土放進去,替換原來的沙土。”秦立華說,這樣農作物就像生長在普通的土地上了,“每畝地大約需要挖一百六七十個坑來置換沙土。”
家裡企業的利潤
全部用來治理荒灘
雖然成效已經顯現,但這幾年的投入卻超乎了秦立華當初的預期,“我當時覺得三百多萬就能搞定,沒想到,光填平十六七個大沙坑就花了300多萬。”
秦立華說,五年來,他打了17眼井、置換了黃土、鋪設了滴灌,還買了兩個變壓器,再加上人工費用,“花了得有七八百萬了。”秦立華說,現在,家裡鍛造企業每年的利潤都被他用到了荒灘治理上,而且還有些資金缺口,“早就開始動用老本了。”
明知是超級投入,幾乎沒有回報,但為了改善周圍的環境,今年秦立華又承包了相鄰的藁城市的千畝荒灘地,目前正在打第一眼井。
村民:
這是造福子孫的好事
眼瞅著曾經的荒灘慢慢變綠,秦立華自是無比興奮和自豪。他親自開車把母親拉到現場,為的就是解開母子之間的心結;愛人也會不時到秦立華的林場轉一圈,臉上也逐漸露出笑容,“跟我鬧了好幾年的彆扭,一直沒有好臉色。”秦立華呵呵一笑說,五年來,他把家裡的生意全部推給了愛人,自己則一心投入到荒灘的建設中來,“人家不高興也是正常的。”
“一開始,大家都說他神經病,有錢燒得。”侯帳村主任何振民說,現在荒灘地恢覆成這樣,人們非常佩服他,“確實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。”
五年過去了,侯帳村東北面的河灘地穿上了綠色大衣,在沙坑中生機勃勃生長的作物讓鄉親們告別了風起一臉土的生活,也開始讓一直付出的秦立華離夢想越來越近。“我的夢想是藍藍的天,白白的雲,在未來的六年內,核桃園綠油油,通過咱的努力,把樹種活了,把這一塊荒灘治理了,變成一片綠洲。” (原標題:丟下企業治沙 母親說他“瘋了”投入700萬元 千畝荒灘變綠洲)
- Jun 06 Fri 2014 15:17
丟下企業治沙 母親說他“瘋了”投入700萬元 千畝荒灘變綠洲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